妖姬之首妺喜的前世今生

妖姬之首妺喜的前世今生

当时,在位的是夏王朝第十七任国王,也就是最后的一位君王,后来人们称作“桀”的暴君。他为了稳住自己的江山、遏制四方造反的苗头,于是决定以武力征服挑头有施氏,杀鸡骇猴,带领大军东征,最终因寡不敌众,有施国被降伏。

媾和的条件之一就是献出有施国风靡世人迷倒万千少年的绝世美女——妺喜。

美人就是有美人的优势,虽然是抢来的贡品,但是不耽误她的前程。因为她遇到了喜欢美女的老大,且,这个老大恃权傲物,丧失了对美女的诱惑。后来的一些传说讲,夏桀得到妺喜以后,如获至宝,爱如掌上明珠,对她非常宠爱。常常把她抱到双膝上,日夜不停的陪她饮酒。

妺喜也顺势登上了王后的宝座。

03、 妺喜的三个癖好成就了她“红颜祸水”妖姬

登上王后宝座的妺喜有恃无恐,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无限的放大。不知道是基于报复还是人性的膨胀,或许两者都有。史话上留下了她浓妆重写的一笔,特别是她的三个癖好。

第一就是喜欢看人们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作乐。

这也是酒池肉林的来历,夏桀为了让妺喜开心便建造了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,还下令处死了阻止建造酒池的忠谏臣子关龙逢。建成后,安排了三千名饮酒高手在击鼓声中下池畅饮,结果他们中的一些人因酒醉而淹死在酒池里。妺喜则看的前仰后合,笑的合不拢嘴。

第二就是喜欢听撕裂绢帛的声音。

妺喜听到撕扯缯帛的声音就笑,夏桀为了引美人一笑,常常下令宫人搬来精美的绢子,在她面前一匹一匹的撕开,撕的妺喜心花怒放。

要知道,在农业时代的初期,丝绸织造业刚刚兴起,破坏这种稀有昂贵的物品,简直是暴殄天物。

第三就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。

结果夏桀封妺喜做了朝官,穿上了朝服,戴上了官帽,过了把官瘾和男子瘾。不过喜欢,穿男装也许是妺喜的人物性格之一,有些穿上男儿装的女人更别有一番风情。

也是因为这些,妺喜就成了后人诟病为红颜祸水的有力佐证,但,其实最早关于妺喜的描述中并没有这些。

04、 妺喜最接近原点的记载

妺喜真的如同上面描写的那样不堪吗?

柏杨《中华古籍之皇后之死》:“施妺喜是个可怜的女孩子,她的身份是一个没有人权的俘虏,在她正青春年华的时候,不得不离开家乡,离开情郎,为了宗族的生存,像牛羊一样地被献到敌人之手。”

据可靠消息,妺喜的史料记载最早出自《国语·晋语》,上面有很少的一段文字记载:“昔夏桀伐有施,有施人以妺喜女焉,妺喜有宠,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。”

是的,此段记载并没有关于妺喜放荡、惑君、裂帛等恶行,只是说到了“宠”,当然这个字可发挥的空间太大了。到汉代以后,才挖出纵情声色、恣意享受、酒池肉林、裸身嬉戏种种淫乱行为。

“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”这句话里有个“比”字,《说文》上解释:“比,密也”,也就是说妺喜和伊尹是密谋将夏朝灭掉的。

有人说,夏桀建造倾宫瑶台,为了满足自己的奢侈生活,不惜民力,大兴土木。

其实,史书上说他修建倾宫、瑶台,就是一种高大的建筑,因为高,人立于楼上有倾危之感。

后来有人说倾宫、瑶台是一片面积很大的宫殿,占地足有一顷。宫殿的宏丽都令人咋舌。夏桀还有许多暴政,如“酒池肉林”,放饿虎咬人,欣赏人们惊恐逃命的样子,等等。

因此,有人编出歌谣:“江水沛沛兮,舟楫败兮。我王废兮,趣归薄兮,薄亦大兮。”薄(亳)是商国的首都。有人把这首歌念给夏桀听,夏桀竟说:“这是妖言。我有天下,就像天有太阳一样。天上的太阳完了,我的国家才会灭亡。”

百姓听说后,就指着天上的太阳说:“太阳啊,你什么时候灭亡,我们愿意和你一起灭亡。”

后来,据说由于桀王的淫奢暴虐,人民不堪其苦,商汤乘机起兵讨夏,桀王于鸣条(今河南省封丘东)战船败,挟妺喜同舟渡江,逃到南巢(今安徽省巢东南)之山一道死去。一说夏桀攻打岷山氏,得到二女,妺喜于是受到夏桀冷落,因与商朝大臣伊尹相结而灭夏。

05、 妺喜亡夏的两种猜想

第一种说法,间谍说。

《国语》记载,妺喜与商朝大臣伊尹密谋,而使夏朝灭亡。妺喜很有可能像西施一样的角色,是有施国派到夏朝的间谍,最总联合商朝商汤派来的间谍伊尹KO了夏朝。

第二种说法,失宠报复。

《竹书纪年》记载,夏桀攻打岷山,岷山氏效法有施氏,献出两位美女,一位叫琬,一位叫琰(琬琰即美玉之意),夏桀十分宠爱二女。

有了新欢再怎么说也会对旧欢有照顾不周的地方,因此妺喜被安置在洛水一带,受到冷落。妺喜心生怨恨,与商朝的间谍伊尹来往密切,时常泄露夏朝的机密。妺喜便与伊尹里应外合,干掉了夏朝。

总之,无论如何,夏朝的灭亡是因为妺喜的挑逗,夏桀荒淫无道所致,还是间谍的故事,夏朝的灭亡都与妺喜脱不开关系,这也许就是她名列四大妖姬之首,红颜祸水的根本原因。

06、 妺喜的丈夫夏桀之死

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。禹传位于子启,改变了原始部落的禅让制(谁的德行高口碑好就把老大让给谁),开创中国近四千年世袭的先河,中国历史上的“家天下”,从夏朝的建立开始。

关于“桀”字,一听就是一个不详的名字,且看看它的戾气在哪?

《荀子·解蔽》:“桀死于亭山。”在春秋以后,“夏”和“桀”是指同一个人:夏桀。

“桀”只是谥号,夏的末代王名叫帝履癸,死后才被叫作“桀”。

帝履癸死后为什么叫做“桀”呢?

《康熙字典》“桀”说:“古人称桀黠者,其凶暴若磔。贼人多杀称为桀。”“桀”谥号可能是鉴于夏桀生平过于残暴。另外一种说法是根据夏桀惨死的状况作出的推断,手脚腰身被砍,死状凄惨无比。

然而,而关于夏桀的凶暴很少有历史文献可以证明,所以夏桀成为凶暴的代名词冤屈度也挺大,夏王朝其实是一个很少对外发动战争的王朝。

妺喜是夏朝最后一位君主夏桀的王后,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红颜祸水的例子,所以名列四大妖姬之首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揭秘SAP S4HANA Cloud定价体系:复杂与高价背后的逻辑
365英国上市公司

揭秘SAP S4HANA Cloud定价体系:复杂与高价背后的逻辑

📅 06-27 👁️ 796
什么是橄榄头
mobile bt365体育投注

什么是橄榄头

📅 06-27 👁️ 9464
什么是橄榄头
mobile bt365体育投注

什么是橄榄头

📅 06-27 👁️ 9464